一、測試流程
1. 確定待測接口范圍
總共要測多少接口、如何交互
待測接口統(tǒng)計渠道:接口文檔、代碼分析、線上log、客戶端抓包
2. 接口分析
3. 接口用例設計
4. 接口測試框架選擇
5. 測試用例編寫與維護
6. 持續(xù)集成
二、接口文檔
一份規(guī)范的接口文檔一般要包括如下內容:
1.接口名稱
滿足公司的命名規(guī)范。
比如:biz.price.sellPrice.get
2.接口功能描述
比如:批量查詢價格
3.接口請求方式
比如:HTTP POST
4.接口地址
HTTP協議URL
5.輸入參數
包括 參數名稱 參數類型 是否必填 參數描述
比如: sku long Y 商品編號,多個商品以逗號分隔,最多不超過100個
6.請求示例
7.返回結果
8.錯誤代碼
9.響應示例
三、接口分析
四、接口測試用例設計
Case參考點:
輸入參數測試,功能測試,邏輯測試,異常情況。
設計思路:
- a)優(yōu)先級-針對所有接口
外部接口 > 系統(tǒng)內部核心接口 > 系統(tǒng)內部非核心接口
- b)優(yōu)先級-針對單接口
正向用例 > 逆向用例(通常情況,非絕對)
前置條件 > 默認參數 > 參數必填 > 參數關聯 > 參數類型限制 > 參數數據范圍限制
Case覆蓋:
主流程 -> 分支流程 -> 異常流程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