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網時刻湘西1月5日訊(通訊員 袁理)近日,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“2020年度博士后工作綜合評估湖南省相關站點評估結果”,吉首大學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獲“合格”等次。
2020年2月開始,民族學學科會同學校人事處,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、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《關于開展2020年度博士后綜合評估工作的通知》(人社部函〔2020〕6號)等相關要求,積極開展相關工作,圓滿完成了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數據采集與自查。
民族學學科以“國家連片特困地區(qū)(武陵山區(qū))生態(tài)扶貧博士人才培養(yǎng)項目”為基礎,申報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,并于2015年獲批。該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人才培養(yǎng)方面,立足于我國西部,尤其是武陵山區(qū)生態(tài)與貧困的實際情況,設計具體的科學研究項目,并據此深入開展相關田野調查、資料收集和科學研究工作,以達到提高研究能力、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新能力的人才的培養(yǎng)目標,并滿足我校民族學高水平科研人才的需求。
據悉,本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《關于2020年度博士后工作綜合評估結果的通報》(人社部函〔2020〕120號),湖南省9個流動站和2個工作站為優(yōu)秀等級;63個流動站和21個工作站為良好等級;38個流動站和40個工作站為合格等級;2名博士后工作者被評為優(yōu)秀博士后管理工作者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